故事傳說
雞公嶂和雞姆嶂的傳說
紫金縣城鎮(zhèn)西邊盡頭處,兩座毗連在一起的山峰聳立在秋香江河畔。一座稍高,,一座較低。這高的是雞公嶂,,那低的叫雞嬤嶂,。
離雞公頂峰不遠的地方,一個大石洞斜墮向山腹,,深不可測,。洞里面有石桌、石凳,,奇石異景,。洞里冬暖夏涼,各個洞綿延二十多華里,,在衙前附近才是另一出口,,恰似雞肚子里的雞腸。大洞里面還有許多小洞,,很少有人知道這些小洞通向什么地方,。
據(jù)說,這兩座山所占的地方,,原來是秋香江的沖積平原,,秋香江流出紫金城后,筆直流向西方,,那時,,這里是粵東不毛之地,絕無人煙,。只有得天獨厚的花草野樹,,珍禽異獸們在這大自然中生生天滅。其中,,一對金色的雞夫妻,,也自由自在的棲息在秋香江畔。
每天早上,,金雞啼唱著,,不遠的東方,紅日攀住山巒,,姍姍升起,,一個美好的白天又開始了。秋江洞里獸鳴鳥唱,,蝶舞花香。
不知那一年的秋天,,三個被畫影圖形,、通緝捉拿的罪犯,從中原南逃到這里,,擺脫了官府的輯拿,,艱難地開荒墾種,,打獵捕魚。于是,,有的野獸遭災進了這三個人的肚里,,有的只好斂影藏蹤,只有兇惡的老虎,,才敢放肆地作些無效的報復,。
這三個罪犯后來發(fā)現(xiàn)了金雞夫婦,欣喜若狂,,對金雞珍愛得要命,。他們把金雞夫妻抱進那遮風擋雨的草屋里,讓金雞盡情地享受他們的勞動果實,。金雞夫婦見他們沒有歹意,,則為他們報曉催時,彼此倒地也相安無事,。
冬盡春逝,。這幾個罪犯耐不住南國的酷熱,過不慣這與世隔絕的艱難日子,。在一個明月當空的夜晚,,金雞夫婦嘻戲了一天已安然酣睡,這三個人使頭碰著頭地商議到雞啼,。
第二天早上,,雞公雞嬤照例到秀麗的秋香江畔,飲水,、追逐,,尋覓可口的食物。忽然,,只見那三個手牽著兩張長大的藤兜網(wǎng),,從東、北,、西三面包抄了過來,。他們商量了整晚的結果,是認為時過境遷,,對他們追捕必然會放松,,只要把這對稀世奇珍抓到手,帶回中原,,獻給皇帝,,就必然會獲得赦免,或者還可以求得一官半職,,享后半輩子的福,。
金雞夫妻被三個罪犯那狂妄得變了形的臉孔嚇呆了,,他們驚恐地望了望身后,水流湍急的秋香江,,正直瀉西方,。進,必入藤網(wǎng),,前途未卜,,退,定遭水淹,,葬身水底,。急得它們拍著雙翅,仰天長啼亂叫,,眼看著就要被這三個人抓住,。
這時,不知從那里飛過來一大塊黒云,,遮住了紅日,,霎時間天昏地暗,電閃雷鳴,,狂風呼呼,,飛沙走石,大雨滂沱,,落雨亂箭,;那三個人被手中的藤網(wǎng)緾繞著,踉蹌了一會,,被狂風捲落到秋香江里,。
隨著一高一低的兩聲雞啼,風停雨住,,云散天開,。金雞公、金雞嬤不見了,,在它們站腳的地方,,兩座大山突兀是起,橫斷了秋香河壩,,峰挨著峰,,頭東尾西,筆直的秋香河,,也被大山擠到一邊,,拐向南而去。
從此,金雞對被三個罪犯居住過的秋香江壩,,懷著深仇大恨,它們發(fā)誓要吃光壩里的所有財富,,才肯罷休┅┅
開長地久,,勢易時移。中原戰(zhàn)亂,,百姓紛紛南逃,,躲進不毛之地,以求平安,。秋香河洞,,人煙漸漸稠密起來??墒?,不論他們?nèi)绾纹D苦勞作,總是生存不易,,生活困苦難捱,。恰恰相反,地處雞公尾處的博羅,,卻是越來越富,,于是,“雞公嶂,,雞嬤嶂,,食紫金,博羅”的民諺,,就世代在民間流傳了下來,。
紫金盆地,四面山高路險,。兵災,、蝗災、水災,、風災┅┅都沒有發(fā)生過,。百姓們雖然窮得要命。但得過上不用擔驚受險的歲月,。就誰也不愿意離開這窮山僻壤了,。
后來,呂泂賓游逛到廣東,,一路由西而東,,視察凡間。他見博羅境內(nèi)民物豐埠,百姓安閑舒適,,深感興奮,,在羅浮山中盡興玩了幾天,才拐過雞公嶂,,來到秋香江洞底,。他見這里葦蘆草尾,稀疏冷落,,遇見之人,,面帶菜色,衣不蔽體,,都在拼命勞作,。一時間,觸動了神仙的惻隱之心,。他搖身一變,,變作一個老乞丐,步履艱辛地向人討乞,。百姓們端出野菜紅薯飯雜糧粄,,熱情地款待著呂洞賓,在碎語閑談中,,他知道了“雞公嶂,、雞嬤嶂、食紫金,、疴博羅”的事情,,這才清楚了紫金地瘠民貧的根底。
為了感謝秋香江百姓的熱情,,呂洞賓駕起去頭,,直上三十三天,拜見了玉皇大帝,,向玉皇稟報了紫金,、博羅兩地貧富懸殊,因由何在的事情,,請求玉帝下旨懲治兩雞山,。
玉皇大帝聽完呂洞賓的稟報后說:“呂卿,你就少管閑事了吧,!相那博羅子民,,常感天恩,禮重義厚,,堪稱禮義之地,,而那秋江河的百姓,,愚盲至極,無禮無義,,目無蒼天,,不稍加懲戒,何振天威,?那金雞夫婦的做法,,雖未經(jīng)玉皇之旨,也未嘗不可吧,?
呂洞賓見玉皇大帝執(zhí)傲少禮,思忖良久,,說:“啟稟陛下,,凡間有名古話說‘民以食為天’,又說‘貧窮禮義少’”,,臣見那秋江洞里的百姓,,食不果腹,衣不蔽體,,怎能讓他們知道天恩,?倘若他們懶惰好吃,尚可加以懲戒,,而今,,他們子子孫孫,勤勞儉樸,,節(jié)衣縮食,,還是被金雞夫婦的鼠肚雞腸弄得貧困不堪,為求一日三餐之時,,那來閑功夫談那虛假的禮義,?叫他們感誰之恩?報誰之德,?莫若依臣之見,,普天之下,均賴天恩庇佑,,陛下勿以一時之念,,厚此而薄彼,一體天平,,臣敢保秋江的百姓,,禮義必然為先,感恩必定永遠,,求我皇明鑒,!”玉皇大帝聽完了呂洞賓的話后,啞口無言,思想也有道理,,于是,,下旨命呂洞賓為平衡紫博懸殊之大臣,即日稟公而斷,。
呂洞賓接旨后,,跪謝天恩。帶領雷部飛神,,風婆電伯,,駕云來到雞公嶂、雞嬤嶂頂,,振起神威,,一時間雷電交轟,把雙雞山的咀巴擊打得斷碎,,蕩然無存┅┅
從此,,雞公嶂、雞嬤嶂,,就成了沒咀的死雞,,再也不能食紫金、疴博羅,,紫金人民的生活逐漸好了起來,,建了宏大的孔圣廟,奎星閣┅┅
禮重義厚,,民風淳樸,,人民生活富足了。
至今,,秋高氣爽,,不少游客身攜手電,帶著干糧飲料,,從雞公嶂頂洞口而入,,盡覽洞中奇景,流連忘返,,興趣盎然呢,!
講述者:張?zhí)m,女,,84歲
搜集整理:石英,,衛(wèi)賢
流傳地區(qū):秋香江一帶